发布于:2025-06-25 03:57:31 来源:开云 点击量:14次
在意大利海军陆战队的军徽上,镌刻着一头长着翅膀的雄狮,在徽章的中心是一本展开的书,上面写道:“赐与你和平,马可,我幸福的使者。“圣·马可”是传说中威尼斯的守护神,这个被航海者认为能带来幸福和好运的神祗,同时也是意大利海军陆战队的象征。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军陆战队之一,它甚至比意大利这一个国家的历史更悠久。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这支活跃在亚得里亚海滨的特种部队已发展成一支装备精良、神勇善战的劲旅雄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批意大利海军官兵在他们的军舰被击沉之后,扛起了步枪,这支由水手组成的海军陆战队很快就有了突出表现。1917年10月,在支援意大利第3集团军撤退的战斗中,他们成功地阻挡了敌人的海上突击。在战争的最后几天,由1个陆战营的士兵和几名蛙人组成的登陆队在穆查涅尔大桥上与一支1万余人的奥地利部队狭路相逢。尽管双方兵力悬殊,但勇敢的意大利海军陆战队队员们却成功地强渡了运河,切断了穆查纳至圣乔治奥的道路。他们顽强地抗击着蜂拥而上的敌人,在阵地上坚守了一整夜,直到最后弹尽粮绝。穆查涅尔大桥上的奇迹,成为了意大利海军陆战队永远的骄傲。
早在1530年,威尼斯共和国为确保其海上贸易扩张和掠夺殖民地,就建立过海军陆战部队。从那时起,意大利海军陆战队就与威尼斯有了不解的渊源。
1861年,建国不久的意大利,在撒丁公国、托斯米那大公国、西西里公国及普斯克州的海军基础上,组建了统一的王国海军,海军陆战团被列入了它的编制序列。当时,这个陆战团驻扎在热那亚和那不勒斯,主要任务是在舰上执勤和保卫海军岸上设施。1878年,意大利海军陆战队曾一度被解散,只是在需要时才抽调舰艇部队人员临时组成登陆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海军陆战队作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工具,在欧洲、非洲四处点火,挑起战争。1941年5月,意大利海军陆战队企图与德国空降兵一起夺取科里特岛,但在航海途中,英国海军拦住意大利海军陆战队,他们被迫返回基地,科里特岛遂被德国空降兵单独占领。1942年上半年,意大利海军陆战队又一次与德国空降兵联合作战,企图夺取马尔他群岛。但是,由于英国人于前一年6月底攻占了托布鲁克,意大利的计划再次被迫放弃。
在非洲战场,1942年8月29日夜晚,在德意联军进攻阿拉曼前不久,由14名意大利海军陆战队员组成的蛙人侦察小组乘鱼雷艇在英军后方登陆,他们炸毁了英军第8集团军的全部供水管道。然而,就在这次“胜利不久,危险的特种作战很快吞没了意大利海军陆战队。1942年11月,“圣·马可”团在突尼斯的比塞尔特战斗中几乎全军覆没,到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时,全团只剩下蛙人营还编配齐全,能够战斗。
意大利退出德意联盟加入了反法西斯阵线后,海军陆战队经过整编,恢复了战斗力。战争结束前,他们被编入福利戈尔师参加了解放意大利北部的战役。在攻打德军坚固的塔西尼亚诺棱堡时,该团表现出色,但也损失了15%的队员。在此期间,意大利海军陆战队还利用海陆两栖作战的优势,派出蛙人在亚平宁北部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侦察活动。最后,蛙人们被编入美军特种部队,作为第一梯队在威尼斯登陆,算是没有辜负这个著名城市保护者的荣誉。
意大利海军陆战队有条著名的座右铭:“海洋和陆地无处不在”。这句话名符其实。他们不但在作战方向上兼顾海上陆地,在编制体制上,他们也不断徘徊在陆军与海军之间,至今犹然。
二战后,意大利将陆军的“马尔格拉”岸防营及海军人员的“皮雅维”岸防营统统编入海军陆战队,并将之归属于海军总司令部。时隔不久,海军陆战队被改编人海岸部队。1957年7月,“圣·马可”营改编为“伊宗佐”两栖战斗营,继续配备水兵,但被划归陆军总司令部管辖。
1965年1月,海军总司令部恢复了对“圣·马可”海军陆战营的管辖权,将其作为自己的一支特种部队。1990年,“圣·马可营在增编了保卫海军设施的警卫分队和培养专家的训练中心之后,扩编为两栖作战团。1994年,圣·马可”团开始将其作战能力由海陆两栖向空中辐射。海军
的直开机部队,以服务于海军陆战队的机动作战。航空兵在塔兰托组建了一支配备有4架AB212和8架SH-3D
如今,海军、陆军的双重特色在意大利海军陆战队仍有体是。“圣·马可团的团长是海军军官,海军上校军衔,副团长则是陆军军官,中校军衔。全部军官中,30%来自陆军。在作战方西,它由海军参谋长领导,在行政方面,它隶属于海军第3师。实际上,意大利海军陆战队慢慢的变成了意大利海军的一个兵种。但在不久的将来,它又将从海军中分出,纳入意大利快速反应
“圣·马可”团现有三个中队:作战中队、保障中队和训练中,总人数有 1500人。900人组成的作战中队是该团的战斗核心,包括司令部、2个突击连和1个火力支援连。司令部下辖侦排、蛙人水雷战斗排和工程排。火力连下辖火箭炮排、反坦克
200人的保障中队拥有近250部保障装备,这中间还包括30辆 VOC-1步兵战斗车、10辆 LVTP一7型水陆两栖装平输送车、车辆人民登陆艇、小型快低和带舷外发动机的橡皮艇。训练中队担负作战中队、保障中队以及海军设施警卫分队的人员的培训任务。
根据1995年通过的意大利“新防御模式”,海军司令部计划通过实现海军陆战队装备现代化来提高其作战能力,这中间还包括:装备GRILLO 远程布雷系统和新式火箭炮;为队员配备新式步兵武器;装备40艘新型登陆快艇,用以更换水陆两用轮式战车;增加LVTP-7型装甲输送车;装备更现代化的通信器材;用新研制的EH101“默林直升机和NH90直升机更新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大队。海军还建造融合了航空母舰和登陆舰特色的、被称为“朱择佩.马齐尼的通用登陆舰,用来加强海军两栖登陆力量。该型舰排水量1万吨,舰长180米,航速25节,能搭载2-4 架AV-8B“鹞”式攻击机和6架直升机,舰上能容纳600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能运载坦克、自行火炮和其他重武器。为了向岸上运送登陆队员和武器装备,舰上还装备了2艘气垫登陆艇和2艘通用登陆艇。
海军司令部和陆军司令部准备在海军陆战队“圣·马可”团和陆军“谢列尼西马两栖独立团的基础上,组建一支轻型两栖登陆旅,人数约2000人。看来,脚踩陆军、海军两条船,将始终是意大利海军陆战队无法回避的选择。
在科索沃危机爆发后,意大利参与了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科索沃战争结束之后,意大利海军陆战队加入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1941年意大利人曾经作为侵略者踏上过科索沃土地,今天他们又作为“和平”使者来到这里。意大利海军陆战队“圣·马可团曾参加了波黑地区的联合国维和行动。
意大利领导人认为,目前欧洲军事冲突的主要策源地在北约的南冀。因此,能快速奔赴冲突地区并在复杂情况下有效行动的机动部队十分重要,其中,海军陆战队占有特殊地位。
在科索沃,意大利海军陆战队面临的情况很复杂。在南联盟军队撤返和意大利维和部队进驻交接期间,阿族极端分子和科索沃对塞族人进行了种族灭绝行动,几乎把他门全部赶走。意大利维和部队司令毛洛·德利准将回忆说,头10天的情况简直像一场噩梦,这里几乎天天发生冲突和件,经常能见到被杀害的塞族人的尸体,到处弥漫着恐怖气氛。每
影。当意大利维和士兵赶到出事地点,阿族极端分子却又早已逃之夭夭,不见踪 意大利海军陆战队采取了一些行动。他们组织搜索,消灭打家劫舍的非
正式武装力量,派出海军陆战分队与特种部队解救和撤离受到安全威胁的意大利公民或外国人等。意大利海军陆战队的维和士兵经常进行固定和机
意大利陆军空降部队轻骑兵团特别行动勤务组,是意大利又一支重要的特种部队,它简称GIS特别行动勤务组,成立于1978年,其任务是对付意大利日益严重的恐怖活动,有时也执行其他高危险性的任务,如监狱暴动,打击国际犯罪活动,以及向来访的外国政要提供贴身保护。
成立之初,特勤组约有成员 80名,都是从陆军空降旅第1空降轻骑兵营中用尽心思挑选出来的精英,体能和智能均属上乘,是名副其实的“超级轻骑兵”。
为保持其快速、机动的特点,特勤组的行动归意大利轻骑兵总部指挥。特勤组下设两个突击中队,每个中队各有一个狙击侦搜队,是特勤组中最精干的单位。在突击队中服役满两年以上的人,才能调到狙击侦搜队。狙击侦裡队在行动中,担任情报搜集、目标观测和狙击任务。因此,狙击侦搜队是特勤组行动时的耳目。特勤组还有一个训练中队。训练中队由兵器、特殊装备、跳伞、山地及雪地训练等方面专家组成;除训练新队员外,必要时也担任突吉中队的预备队。特勤组始终保留一个24小时警戒待命组。一有任务,第一写接到命令后,可随时出发至任何地点执行任务,第二个预备待命组随即做好出发准备。如情况特别紧急,第三个行动组可在3小时内完成准备状态。为保持充足的机动能力,特勤组有自己编制内的机动运输车队、直升机和
特勤组通过每年两次选拔充实和更新队员,人选先由意大利塔斯卡尼夏军团各部队指挥官推荐,由特勤组负责挑选和训练。初选为期6周,这一期间严格的体能测试,使每批候选者中只有三四名符合标准要求,进入下一轮的正式训练期。
训练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周,进行基础训练,课程包括射击、爆炸物处理、房舍突击、跳伞、近战及徒手武术等。在此期间,如受训队员有任何疏失和错误,都可能被辞退。在射击训练方面,针对各种各样的环境与全天候的实战状态,进行快速突击、精准射击和本能反应训练。在镇暴训练方面,进行防止和处置各种爆炸物和有害化学气体的实际演练。
在反恐怖活动方面,则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和房舍模型进行训练。由于反劫机为反恐怖活动的重点,意大利航空公司提供了一些客机的实体模型,供特勤组训练之用。
特勤组成员的个人武器为半自动手枪和全自动冲锋枪,所有的冲锋枪均配备激光标定器及夜视镜。其他标准装备还有防弹头盔,头盔后标有该队员的号码,以便在行动中辨识;还有防毒面具、防弹背心、强化手套和战斗靴。战斗靴的鞋底经过特殊防滑处理,以增加其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如机翼)上的附着力。执行反恐怖任务时,队员还需配戴头套及战术背心。战术背心有绿,黑两种颜色,以供不同任务环境中使用。背心上缝有许多口袋,可分别用来携带无线电手机、闪光手榴弹、急救包、冲枪备用弹匣,以及霰弹等,手枪挂在大腿外侧,腰带上挂有手铐等。
还有一支特殊的作战部队。他们在执行任务时总是上穿茄克衫,下套迷彩紧身军裤,头戴特别的头套。茄克衫轻便且具有高性能防弹功能,头套则带有防毒面具和强化玻璃眼镜。这身奇异的行头给人以极其神秘的感觉。这就是意大利反恐怖特种作战部队,通常被称为“皮头套突击队。这支部队虽然组建较晚,但比起老牌劲旅来也毫不逊色,特别是在对付意大利臭名昭著恐怖斗争中,它称得上一支名声显赫的精锐部队。的恐怖组织“黑手党和“红色旅方面,更是令人瞩目。在世界反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进入西西里莫谈黑手党。由此可见,西西里岛黑社会的嚣张、恐怖。意大利是世界恐怖活动泛滥成灾的一个地区。有世界上成立最早、影响最大、名声最响的极左翼恐怖组织“红色旅”,有新法西斯主义恐怖组织,还有世界上首屈
一指的老牌黑社会恐怖组织--黑手党。这些怪物、魔鬼肆虐意大利,大搞暗杀、绑架、爆炸等恐怖活动以及走私、贩毒、拐卖人口等刑事犯罪。惨遭他们绑架暗杀的有:意大利前总理莫里、宪兵将军加瓦里季、最高立法委员会副主席瓦凯莱特、美国准将多齐尔、美国驻西奈维持和平部队负责人利蒙·亨特以及意大利书记和全国众议员拉托雷、西西里岛总督兼意大利宪兵副总司令达拉基耶夫将军等名声显赫的军政要员。此外,还有难以统计的无数无辜者。人们在悲痛、震惊、愤怒的同时,不仅要问:这些装备精良有着狐狸般狡猾和狮子般凶残的恐怖组织真的就无人能与之较量了吗?面对严峻的反恐怖形势,意大利政府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仅靠普通军警难以有效打击恐怖活动,必须组建一支机动灵活、精明强干、勇猛善战的反恐怖突击队,专门打击恐怖活动,特别是对付“红色旅”。于是,一支特殊的反恐怖特种作战部队--“皮头套”突击队便应运而生,并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大踏步地登上了反恐怖斗争的舞台。
这支反恐怖特种作战部队成立于 1978年,是遵照当时内政部长法朗切斯科·科西嘉的命令,由安东尼奥·法列夫一手创建的,其正式名称为“中央特别行动保安队”。这支部队非常精干,编员仅有170人,平均岁数23岁,最大的不满30岁。他们都以为,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只有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精锐干练的反恐怖部队,才能真正与有着狐狸般狡猾和狮子般凶残的恐怖组织较量。1978年
底,宪兵部队中的“特别干预小组”也合并到这支特种部队中。“特别干预小组有100人,平均岁数24岁,其中55人是跳伞能手。
“中央特别行动保安队”隶属于内政部“侦察和特别行动中央办公室领导,其中心任务就是专门对付国内和国际的劫机、绑架等恐怖行动。为避免恐怖组织的报复,这支部队从队员到指挥官的姓名、相貌、住址、手机号对外均绝对保地设在意大利利沃尔诺市附近的阿尔登扎镇。。特别干预小组”直接受命于意大利政府总理、内政部长、国防部长,其基
为了使反恐怖突击队具有特殊的战斗力,并足以与恐怖势力相抗衡,他们对人员挑选与训练是极其严格和残酷的。突击队的日常强化训练是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进行的。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擒拿格斗的高手,精通中国武术和日本柔道;个个又都是神枪手,都能娴熟地使、狙击步枪、机栓、火箭筒、定向炸弹、催泪弹等武器,并精通驾驶、潜水等技术。为了有效地打击大城市中心部的恐怖活动和监狱暴乱,他们还要接受飞机紧急着陆和
自创建以来,他们马不停蹄东奔西杀于反恐怖斗争的最前线次成功地营救出人质。频频出动,所向披靡,并立下了赫赫战
1981年12月17日,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就要来临了。在意大利北部的维罗纳城,节日的气氛似乎被从亚得里亚海吹来的寒风所冻结,清冷空荡的街头只有鹅毛般的大雪在无声地飘着。
然而,就在这充满圣诞节气氛的日子里,意大利的恐怖组织“红色旅”却并没有忙于过节,而是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制造一起恐怖事件,以向反恐怖突击队。因为“红色旅”频频从事杀人越货的恐怖活动,使他们的名誉扫地,在民众中的形象也日益丑陋,支持者慢慢的变少。同时,在反恐怖突击队的打击下,“红色旅”分子纷纷落网,元气大伤,势力也大大削弱。为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他们决定铤而走险,绑架一名北约组织中的美军将领。多齐尔将军便成为他们选中的理想目标。多齐尔将军,是美军的一位陆军准将,是负贵北约驻南欧地面部队后勤和行政工作的副总参谋长,也是美军在维罗纳基地的最高将领。1980年6月,他就委派到此任职。
这一天,他和往常一样,乘着专用轿车回到家中,并准备与家人一起团图一下,轻松轻松。然而,他前脚进门,后脚就跟上来4名冒充水暖工的红色旅”,并以修水暖为名,闯进了多齐尔将军的家门。他们进门后,便凶相毕露,向多齐尔将军猛扑过去。多齐尔将军虽然进行了反抗,但终因幕不敌众,被4名绑架而去。
多齐尔将军被“红色旅”绑架的消息很快地传了出来,并立即引起意大利乃至整个北约盟国的巨大震动,比起当初莫里总理被刺事件的轰动效应有过之而无不及。多齐尔将军手里掌握有北约大量核心机密,对美国驻南欧地面部队的兵力和火力情况、意大利军队拥有的坦克、大炮数量以及各兵工厂厂址了如指掌,倘若这些情报泄露,损失将不堪设想。
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得到消息后,不敢怠慢,立即给美国总统里根打电话,对这起绑架事件表示“非常的遗憾和震惊,并希望不要因此破坏两国正常关系”。里根总统闻讯后,愤怒至极。他在白宫对新闻记者大声宣称:“红色旅”是一群怯懦的游民,他们不是英雄,他们没胆量公开站出来面对任何人。但是,怒归怒,他也不得不承认:我们面临的是一种可怕的局面,一种令人失望的局面。
事件发生后,意大利政府立即成立了“紧急行动中心”,由内政部长罗尼奥亲自挂帅,并决定派遣反恐怖突击队来完成营救多齐尔将军的行动。美国“德尔塔部队派出了反恐怖专家坐镇罗马,向意大利警方提供技术上的支援,德国的反恐怖专家也前来参战。
首先对关押多齐尔将军的地点进行了大范围的侦察。通过使察,最后确定,多齐尔将军是被关押在维罗纳市以东约50英里处的一个叫帕多瓦的小销。很难猜测到“红色旅”所谓的“人民监狱”竟设在整天拥挤不堪、热闹非凡的一个叫“迪亚”的超级商场上面的公寓大楼二层的一间屋子里,而且在窗户下标上一个大写的“A”。歹毒的“红色旅分子自绑架多齐尔将军以来,一直将他绑着手脚关在这里。在此期间,他们大作文章,掀起一个空前的宣传高潮,没提出任何经济条件,丝毫也没有谈判释放多齐尔的意思。他们的目的是要扩大影响,在西方国家制造恐怖气氛。
意忘形的“红色旅”忽视了已经崛起的意大利反恐怖突击队--“皮头套突击队,忘记今日的意大利警方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意大利反恐怖突击队慢慢的开始行动了。
指挥这次营救多齐尔将军行动的负责人是34岁的法学博±、警官萨尔瓦托雷·杰诺瓦。“皮头套”突击队接到命令后火速赶到帕多瓦,秘密到现场侦察行动线路,进行周密部署。经过讨论后,决定在中午光天化日之下动手。因为那时大街上人多,最为热得,是防备最松懈的时候,也可避免误伤多齐尔。
1982年1月28日,这天天气阴冷,通往帕多瓦郊区的各个路口都布满了执行任务的警察。这天上午,“迪亚”超级市场的门前同往常一样热闹、繁忙。三三两两身穿工作服的建筑工人围在一辆推土机的周围,似乎要拆迁附近的一处旧房屋。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正常。11点28分,一辆没有标志的轻型客货两用车停在了商场附近,谁也没留意这辆普通的车。而车箱内的气氛却异常紧张,10名全副武装的彪形大汉个个手握 M-12 冲锋枪,腰别大口径手枪,特制的皮头套遮住了他们的脸,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激动和期待的光芒,看起来凶猛可怕。这就是前来进行营救行动的“皮头套”突击队队员。
突然,车外的推土机响起了震耳的马达轰鸣。原来街上的建筑工人是由警察装扮的,在震耳的噪音掩盖下,他们开始驱散人群,命令一切车辆停驶,并紧紧包围了大楼。
11点30分,随着杰诺瓦的一声令下,10名突击队员像离弦之箭,飞身下车,直扑超级市场。商场里顿时人声大哗,只见一名突击队员把住大门,大声喊道:“我们是警察,大家别害怕,也别乱动!其他的9名队员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了二楼,“嘭的一声,为首的突击队员一脚踹开了“人民监狱”的大门,队员们蜂拥而入。
一名抱着两大袋刚买回来的食品正站在门厅里,听见响声一回头,还没看清是谁,就被打翻在地,动弹不得。突击队员趁势扑向里间。此时在里间,被关押42天之久的多齐尔将军只穿着内衣,光着脚,正无精打采地打瞌睡。他被外面的动静惊醒后,睁眼一看,只见一名满脸惊恐的对着他的脑袋举起了手枪。多齐尔将军又绝望地闭上了眼。在此千钧一发之际,说时迟,那时快,一名队员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枪托猛击的头部,只听一声惨叫,那家伙已瘫倒在地。与此同时,另外几名突击队员已冲人最里面的房间,屋里最后的2名措手不及,见大势已去,只好束手就擒。被关押长达42天、遭受极大痛苦的多齐尔将军看到这一切,从内心发出了“好样的”称赞。
“皮头套”突击队的这次行动,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一枪未放就生擒了4名,安全地救出了多齐尔将军。此外,还查获了15支手枪、5支冲锋枪、7颗手榴弹、6包炸药以及“红色旅的一些重要文件。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称赞:这是准确而有效行动的一个杰作。为此“皮头套突击队队员荣获了意大利内政部颁发的金质奖章和美国政府的英雄勋章。